Friday, 28 September 2007
Thursday, 27 September 2007
五《老》人聚会。。试新食。。“游夜街”。。拍灯笼!
Tuesday, 25 September 2007
2007 中秋节快乐。。!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07
马来西亚的 “马来人” 应该学学别国的马来人吧!
Rating: | ★★★★ |
Category: | Other |
新加坡社会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种族平等,唯才是用,没有特权,没有歧视,大家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奋发进取。因此,不管是占人口最多的华族,或是居次的马来族和最小的印度族、欧亚族,人人养成自力更生的精神,公平竞争,又相互提携,一起进步。这是种族和谐的一大基石。
不同的政策和政治生态形成不同的精神面貌,有的是健全的,有些则是不健全甚至有碍进步的。对我国的马来/回教族群而言,我们可以很容易觉察到,他们的总体精神面貌这些年来已经融入了社会主流,和其他各族并没有多大差别,虽然宗教和习俗有别,但新加坡式的特质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从区域的背景来看,他们的不同就更显得独树一帜,既令人刮目相看,也很值得马来族群整体引以为傲。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配合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庆祝成立25周年发表的《新加坡马来社群进展报告书》,标志着马来社群过去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已跨越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昭示了一个新马来社群的诞生。
25年间,马来族社群总体生活有了明显的提升。1980年,只有半数马来家庭拥有自己的住屋,现在已上升到93%。住四房或更大型组屋者也从11%跃升至71%。在教育方面,前年,有63%马来族学生O水准会考中至少5科及格,84%高中生考获两科A水准及格及两科AO水准及格。此外,有81%的马来族学生在中学后继续升学,其中有34%进入大专学府。这些数字和1980年的数字相比,可谓突飞猛进。以进入大专学府数目来说,1980年时只是区区的 1.3%,这种进步的速度应该说是一日千里。
究其实,我们以为,马来族群整体进展的关键正是捉住了教育这一环节。过去,华族和印度族在教育方面的进展明显领先于马来族,这是家庭传统上对教育下一代的重视以及愿意为之付出牺牲。令人欣慰的是,马来族现在也终于赶上来了。
如果从国家的层面上来审视,我们可以说,新加坡之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教育也是关键。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使到我国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不断的提升,伴随着各种技能的提升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到大部分的家庭摆脱困境,社会也步入了小康。
当然,马来/回教族群的进展,最终应该归功于以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为首的社群领袖和各自助团体的领导和合作。成功的马来专业人士愿意挺身而出,为族群的进展尽心献力,实是社群进展的一股莫大的推动力。
虽然25年来的总体进展成绩骄人,但上述报告也凸显了马来族群当前所面对的一些棘手问题和挑战。经过极大的努力,曾经长时间困扰社群的嗜毒问题已经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家庭问题却有恶化的趋势。最受关注的是破裂家庭、离婚率及少女怀孕。这三者其实有一定的连带关系。离婚率高造成更多的破碎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缺乏照顾和督导,自然更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或引诱而误入歧途,导致滥交或早孕。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只从单个层面着手,而需有全局的策略。
比起25年前,今天马来族群已经有更丰厚的资源,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因此,我们深信,经过了重重考验的马来族群,将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直面这些族群里的问题,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使整个社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也深信,如果有需要的话,其他社群也都会一如既往,向兄弟族群伸出援手。
马哈迪 “怕” 华人多过马来人。。!
Rating: | ★★★★ |
Category: | Other |
马哈迪:马来西亚的发展 为何须设新马部长级联委会决定?
(吉隆坡讯)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日前接受马来文时事周报“Siasah”访问时,质疑马国政府须设立新马部长级联合委员会来决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他问道:“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土内随意发展,但问题是新加坡参与这项发展计划。为什么必须设立新马部长级联合委员会来决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必须这么依赖新加坡参与依士干达经济特区的发展?”
指新加坡不是好邻居
他批评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好邻居,即使新加坡同意参与依士干达经济特区发展,新加坡人最终将在那里购买房屋定居。据报道,新加坡打算把人口增加到800万至1000万,大部分将是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由于新加坡的面积只能够容纳500万至600万人,其余人口可能被安顿在依士干达经济特区。
“因此,假如我们不警惕,依士干达经济特区最终将住满新加坡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失去新加坡是因为华人人口超越马来人,明天假如政府允许新加坡华人(通过商业、就业及购买房地产)占据依士干达经济特区,这个特区将被新加坡华人主宰,因为马来人买不起那里的房屋。”
他说,马六甲和槟城继续留在马来西亚,因为华人人口可被大量马来人人口抵销。但是在新加坡,华人人口占超过75%,马来人只有15%,那里的华人富有并控制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只好放开新加坡,因为华人太多且控制那个岛,与此同时,李光耀起初答应不干涉马来半岛的政治事务,却在1964年大选违背诺言,到吉隆坡孟沙(Bangsar)参加竞选,结果激怒东姑阿都拉曼,把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
“今天,我们通过各种奖掖及促进投资手法,尝试邀请新加坡以积极参与依士干达经济特区发展的方式进入马来西亚。最终,柔佛州的马来人将被高价所诱,为了一夜致富,把房地产卖给新加坡华人。过后马来人将住在哪里?他们将被逐出发展蓬勃的依士干达经济特区、被迫住在特区外面。依士干达经济特区将住满新加坡华人和马来西亚华人,万一他们的人口多过马来人,那会怎样?我们将再次把马来人领土丢失给华人,就像当年失去新加坡一样。”
他强调说:“一直以来,我们从未征求任何人的协助或意见来发展国家。我们在没有任何人的协助下,自行发展吉隆坡。我们从未要求外国的外交部长提供如何发展吉隆坡的意见,我们设立了经济策划单位,规划我们的发展计划及提供意见。布城、纳闽、浮罗交怡及全国,都是靠我们的双手及人民的专长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我们发展依士干达经济特区时必须征求新加坡部长的意见?他们跟我们大同小异,我们在没有外国人的帮助下发展整个国家,也不需外国的外交部长提供意见,包括新加坡。事实上,联合委员会内的新加坡部长在未经李光耀的指示下,无法作出决定。”
谈新加坡怕输心理
“马国也想赢但不用不公平手段”
询及新加坡在谈判中不愿妥协,经常要赢及怕输(kiasu),马哈迪说:“对,我们也想赢,但是如果我们每次都用不公平的手段来赢,摧毁及剥削邻国,那是不好的。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银行故意提供更高的利息,我们的货币大量流到新加坡,以致国内缺少马币。我一度尝试说服当时的吴作栋总理让我们把流到新加坡的马币带回来,因为我们不够用,但是他拒绝,最后我推行非常有效的经济复苏政策“教训他们”。我们采取的方案获得世界的认同,新加坡感到震惊,而且没有料到我们的行动。我对我们能够克服他们肮脏伎俩感到自豪。”
提到印尼政府在核准新印国防合作协定及引渡条约上面对困难,马哈迪说,新加坡只重视本身的利益,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事情。他也说,新加坡一度把自己当作马来海洋中的华人岛屿。
谈马政府向中国贷款建桥
“应向公积金局或国油借钱”
针对政府向中国借贷27亿令吉来兴建槟城第二座大桥的问题,他说:“我不明白政府为何要向中国借钱,因为马公积金局及国家石油公司有很多钱。据我所知,公积金局的储备金介于2000亿至3000亿令吉,而国油则赚了很多钱,超过700亿令吉。这一大笔钱应拿出来投资,不然它就会贬值。政府可以向公积金局及国油借钱推行发展计划,而不应以高利率向外国贷款。政府要拨出30至50亿令吉来兴建槟城第二大桥并不成问题,为何却以3.5%高利率向外国借钱呢?在我担任首相期间,我们向日本贷款只需付很低的0.7%利率。但现在,政府不但向中国贷款,还让中国承包商占有51%工程,马友乃德(UEM)只有49%,而它却把工程分给当地公司,这些公司据说与既得利益者关系密切。”
Subscribe to:
Posts (Atom)